您好,欢迎来到美儿眼科网
当前位置:美儿眼科网 > 眼科新闻 >

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区别是什么?看看区别有哪些

2025-01-31 11:50:02 浏览: 93次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上传提供 纠错/删除

 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,主要是由于眼内压升高导致视神经受损。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,青光眼可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,两者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。

青光眼2.jpg

  一、发病机制

  开角型青光眼: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小梁网功能异常,导致房水流出通道受阻,眼内压逐渐升高。小梁网是眼内房水流出的主要通道,正常情况下,房水能够顺畅地通过小梁网进入Schlemm 管,再经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流出眼外。而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网网眼变窄或被堵塞,房水流出阻力增加,眼内压持续升高,对视神经造成慢性损害。

青光眼1.jpg

  闭角型青光眼:主要是由于前房角关闭,房水流出通道受阻引起。眼球的前房角是房水流出的重要部位,正常情况下,前房角是开放的,房水能够顺利流出。但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,由于瞳孔阻滞、周边虹膜前粘连等原因,导致前房角变窄或关闭,房水流出受阻,眼内压急剧升高,病情进展迅速,可在短时间内对视神经造成严重损害。

  二、临床表现

  开角型青光眼: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,患者可能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眼压升高。随着病情的进展,患者可能出现视野逐渐缩小,视物模糊,尤其是在夜间或暗处更为明显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胀、眼痛等症状,但这些症状通常不具有特异性,容易被忽视。

青光眼.jpg

  闭角型青光眼:急性发作时,患者可出现剧烈的眼痛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视力急剧下降,常伴有雾视、虹视等现象。患者眼部充血明显,角膜水肿,瞳孔散大,眼压可高达 60mmHg 以上。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症状相对较轻,可出现轻度的眼胀、视物模糊等,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,可出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的视野改变。

  三、发病年龄与性别

  开角型青光眼: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,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人群,且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。

  闭角型青光眼:多发生于 50 岁以上的老年人,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。在亚洲人群中,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相对较高,这与亚洲人的眼球结构特点有关。

  四、治疗方法

  开角型青光眼:主要采用药物治疗、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。药物治疗是首选,通过使用降眼压药物来降低眼内压,延缓病情进展。常用的降眼压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、前列腺素类药物、碳酸酐酶抑制剂等。激光治疗主要包括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和激光小梁成形术等,可改善房水流出通道,降低眼压。手术治疗主要有小梁切除术、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等,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。

  闭角型青光眼:急性发作时,应首先采取药物降眼压治疗,以缓解症状,减轻视神经损害。常用的药物有甘露醇、乙酰唑胺等。待眼压控制后,可根据病情选择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手术治疗。手术治疗主要是虹膜周边切除术,通过切除部分虹膜,开放前房角,恢复房水流出通道。

  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在发病机制、临床表现、发病年龄与性别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。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保护患者的视功能至关重要。因此,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,如眼压、视野、眼底等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青光眼,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,避免病情的进展和视功能的丧失。

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 【在线咨询】

版权声明:
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“美儿眼科网”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

相关文章

︿
Top